
案情簡介
2025年8月25日,陜西省榆林市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對榆林市某銷售有限公司調查時發現,該公司廠區內暫存煤矸石約9000噸,堆放區域占地面積達393平方米,且未采取密閉、設置嚴密圍擋或有效覆蓋等措施,未能防治煤矸石堆放過程中產生的揚塵污染,不符合大氣污染防治相關要求。
查處情況
該公司未對暫存煤矸石采取有效揚塵防治措施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七十二條第一款“貯存煤矸石等易產生揚塵的物料應當密閉;不能密閉的應設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嚴密圍擋,并采取有效覆蓋措施防治揚塵污染"的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一百一十七條第(一)項(未密閉易揚塵物料,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及《陜西省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基準》(大氣污染防治類第25項,未采取密閉設施、物料占地面積100㎡以上500㎡以內,處罰幅度5-7萬元)的規定,榆林市生態環境局決定對該公司處罰款人民幣5萬元整。
案例警示
對建材銷售企業而言,落實煤矸石等易揚塵物料的規范貯存,絕非僅是應付監管的被動之舉,而是主動承擔大氣污染防治責任的核心體現。通過建設防風抑塵網、實行苫蓋、實施噴淋抑塵等科學有效的措施,將灰黑色的矸石山“管起來、罩起來",正是企業將環保責任內化于行的具體實踐。這既是從源頭遏制污染、守護藍天白云的關鍵一環,也是企業踐行社會責任、與周邊社區和諧共生的有力證明,最終實現環境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
用數據定義清潔,用監測守護環境
以上案例警示我們,一個企業若缺乏實時監測手段,那么就會很容易因突發天氣或管理疏漏導致污染失控。針對此類隱患,HT-DS200系列揚塵監測系統(泵吸款)可以提供專業的解決方案。其泵吸式采樣技術結合工業級激光傳感器,可對PM2.5、PM10、TSP等10項指標進行24小時精準監測,直通式結構有效避免灰塵堆積,自動除濕裝置更能在雨霧天氣保障數據穩定性。通過實時感知揚塵濃度變化,企業可第一時間發現污染風險,為落實“密閉、圍擋或覆蓋"等法規要求提供數據支撐,從源頭規避環境違法風險。
HT-DS200系統的價值不僅在于監測,更在于閉環治理能力。當監測數據超標時,系統可自動聯動霧炮、圍欄噴霧等除塵設備,實現“發現-預警-處置"全流程自動化。此外,系統支持免費政府聯網,幫助企業無縫對接監管平臺,既滿足合規要求,又彰顯環境責任擔當,真正將揚塵防治從“紙面規定"轉化為“實踐效能"。

來源:中環生態視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