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故概述
2025年1月25日22時30分許,寧夏某電子級硫酸生產車間一層yan酸罐(V201102)暖房內發生三氧化硫泄漏,造成1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150萬元。
直接原因
經調查認定,該公司“1·25",三氧化硫泄漏一般中毒和窒息事故,是一起企業在試生產期間擅自組織復產,擅自增加三氧化硫管道吹掃作業流程,員工違規操作,使用帶水的塑料軟管對三氧化硫管道吹掃,三氧化硫遇水發生劇烈反應,引發軟管接口處脫開,導致三氧化硫泄漏,造成車間內作業的1名人員死亡。
化工行業
本身就具有高風險的特性
一旦生產過程中的隱患不能得到消除
在特定條件下極易引發重大事故
@化工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
這些重大隱患情形一定要嚴防↓↓↓
化工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試行)
依據有關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國家標準,以下情形應當判定為重大事故隱患:
一、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未依法經考核合格。
二、特種作業人員未持證上崗。
三、涉及“兩重點一重大"的生產裝置、儲存設施外部安全防護距離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四、涉及重點監管危險化工工藝的裝置未實現自動化控制,系統未實現緊急停車功能,裝備的自動化控制系統、緊急停車系統未投入使用。
五、構成一級、二級重大危險源的危險化學品罐區未實現緊急切斷功能;涉及毒性氣體、液化氣體、劇毒液體的一級、二級重大危險源的危險化學品罐區未配備獨立的安全儀表系統。
六、全壓力式液化烴儲罐未按國家標準設置注水措施。
七、液化烴、液氨、液氯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液化氣體的充裝未使用萬向管道充裝系統。
八、光氣、氯氣等劇毒氣體及硫化氫氣體管道穿越除廠區(包括化工園區、工業園區)外的公共區域。
九、地區架空電力線路穿越生產區且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十、在役化工裝置未經正規設計且未進行安全設計診斷。
十一、使用淘汰落后安全技術工藝、設備目錄列出的工藝、設備。
十二、涉及可燃和有毒有害氣體泄漏的場所未按國家標準設置檢測報警裝置,爆炸危險場所未按國家標準安裝使用防爆電氣設備。

十三、控制室或機柜間面向具有火災、爆炸危險性裝置一側不滿足國家標準關于防火防爆的要求。
十四、化工生產裝置未按國家標準要求設置雙重電源供電,自動化控制系統未設置不間斷電源。
十五、安全閥、爆破片等安全附件未正常投用。
十六、未建立與崗位相匹配的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或者未制定實施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十七、未制定操作規程和工藝控制指標。
十八、未按照國家標準制定動火、進入受限空間等特殊作業管理制度,或者制度未有效執行。
十九、新開發的危險化學品生產工藝未經小試、中試、工業化試驗直接進行工業化生產;國內shou次使用的化工工藝未經過省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組織的安全可靠性論證;新建裝置未制定試生產方案投料開車;精細化工企業未按規范性文件要求開展反應安全風險評估。
二十、未按國家標準分區分類儲存危險化學品,超量、超品種儲存危險化學品,相互禁配物質混放混存。
來源: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管理委員會及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